能帮你赚钱的Robotaxi登场,马斯克的未来出行蓝图揭秘

今天(10 月 11 日)上午,马斯克带领特斯拉,在【We, Robot】发布会上交出于属于他们的一份答卷

不知道家友们,对于未来的交通出行场景,都有着怎样的遐想?

在无人驾驶的时代,车辆不仅能将我们送到目的地,还可以在空闲时成为赚钱的工具。

今天(10 月 11 日)上午,马斯克带领特斯拉,在【We, Robot】发布会上交出于属于他们的一份答卷。

而这次发布的,也不只有流言已久的Robotaxi 无人驾驶出租车,IT之家这就来带大家抢先了解一下。

01.方向盘?踏板?Cybercab 统统不要

特斯拉的这辆 Robotaxi 无人驾驶出租车定名Cybercab,是一辆双门轿跑车。

Cybercab 科幻的外观加上鸥翼门,像极了某些经典科幻电影里的座驾,只不过这次它是真的。

其设计与大众 2011 年推出、百公里油耗仅 0.92 升的 XL1 混动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Cybercab 更大的特点,并不在科幻化的外观,而在内饰上。

乍一看,其内饰的设计风格与现有的特斯拉 Model 3、Model Y 等车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却没有了方向盘、踏板与后视镜。

作为一辆 Robotaxi 无人驾驶出租车,特斯拉 Cybercab 并不需要我们来“开”,而会以“点到点”的形式,直接将我们送到目的地。

技术方面,特斯拉选择了成本更低的AI 和视觉系统方法,而并没有采用目前在推动商业运行的 Waymo、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依赖更多激光雷达与传感器的方案。

我们也可以看到,Cybercab 的车顶上并没有高耸的激光雷达等单元,而仍然维持着流线的造型。

此外,该车将引入感应充电技术,车辆没有充电口。

马斯克透露,预计特斯拉 Cybercab 无人驾驶出租车成本将低于 3 万美元(当前约 21.2 万元人民币),将于 2026 年投入生产。

Cybercab 成本会降低到每英里 0.2 美元(每公里约 0.87 元人民币)左右,未来自动驾驶交通的成本将低到足以与公共交通相媲美。

特斯拉还设想,未来人们还可以购买多辆 Cybercab,通过共享出行平台运营车队,实现收益。

02.能载 20 人,也能拉货的Robovan

除了 Cybercab,特斯拉本次还发布了“客货两用”的Robovan 无人驾驶厢式车。

和其他常见的“van”车型不同,Robovan 的流线型外观充满未来感,如同从科幻电影中走来。

类似的设计语言也延续到了 Robovan 的内部,其采用双排对坐布局,并配有大尺寸的侧滑门。

小编已经能想象到科幻电影中一群人在车内交谈开会,穿梭于霓虹都市之中的场景了。

特斯拉为我们描绘的使用场景,除了可以用于载客,甚至还包括充当特斯拉服务车辆、移动餐吧等等。

可以说,特斯拉 Robovan,大概就是我们对“公路高铁”这一词的想象。

与 Cybercab 类似,可以承载 20 名乘客的 Robovan 可以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每英里约 10~15 美分(每公里约 0.44~0.68 元人民币),可以说是做到了“五毛钱一公里”。

而根据实际的运营需要,Robovan 不仅可以载客,还可以用于载货。

这辆客货两用车将用于特斯拉网络(Tesla Network),这是一项专为自动驾驶汽车以及特斯拉客户的个人车辆提供的自动乘车服务。

03.Optimus 人形机器人,也有新进展

除了两辆无人驾驶新车,马斯克还公布了人形机器人 Optimus的最新进展。

在活动现场,这些人形机器人变身服务人员,为现场嘉宾提供饮品、跳舞等服务。

马斯克透露,“如果这些人形机器人被规模化应用,其成本会大幅降低,甚至达到每台两三万美元。”

当然,Optimus 人形机器人目前还处于“饼”的状态。

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于去年 12 月 13 日发布,马斯克相信到 2026 年,Optimus 将成为一个完全软件定制的机器人。

IT之家曾经报道,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目前已经生产数百台,但还不到可以上产线工作的状态,目前只能用来采集数据、测试不同的设计方案。

04.未来的出行方式,从“饼”走向现实

马斯克这次带来的,可以说是几张大饼。

特斯拉这次也不完全是“PPT 造车”,而在活动上展出了 Robotaxi 与 Robovan 这两款新车的实车。

与硬件相比,更大的难关应该是背后的自动驾驶技术,与监管上的诸多挑战。

特斯拉 FSD 智驾当前的 v12.5 版本,已经全面切换到了端到端神经网络方案。

即便特斯拉在 2026 年搞定了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方案,其无方向盘 / 踏板的激进设计,也会面临来自监管机构的诸多挑战。

根据特斯拉 AI 团队的介绍,FSD 在中国和欧洲仍待监管批准,计划于明年 Q1 上线。

而 Cybercab 与 Robovan,可能会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监管机构更大的考验。

毕竟,让一辆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车上路,可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的接受度和信任感。

将科幻从理想带进现实,需要的是在技术上的长期努力。

与特斯拉的视觉感知方案相比,其他 Robotaxi 同行目前还依赖于多颗激光雷达等更强的感知硬件,这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单车成本。

而在激光雷达行业的快速发展之下,尤其是半固态激光雷达的量产,有助于拉低无人驾驶车辆的成本。

而应用了半固态激光雷达方案的萝卜快跑的第六代无人车,也已经把单车成本压到了 20.46 万元。

不管未来如何,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竞争终将为我们带来更多选择。而在无人驾驶这条赛道上,也许得靠技术、成本,甚至运气的结合。

我们接下来需要期待的,就是在不同技术方案百花齐放的背景下,谁能笑到最后。

本文源自IT之家

原创文章,作者:金融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sled.com.cn/wenda/i42614.html

(0)
金融界的头像金融界
上一篇 2024年10月12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批车 创业 日常 汽车笔记 干货 盖宁 优尔达 美集居 瓦屋山 力量软件 微卡 闯闯 虹视 丹桂 创客 菲儿城市 发布 车务 特斯普 亿车 云南车 点金网 宽猫 有目标 花苗 陪她 微问 中南 TITI 品牌站 茶悦 公关 只懂 新空间 乖乖 陪陪 讯讯 稳赢 求知 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