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cab只是没有方向盘的萝卜快跑,马斯克的魔法究竟是什么?

特斯拉官方称之为“载入史册”的一天,拥有一辆特斯拉汽车就是拥有了一张跃入未来生活的入场券;科技博主们纷纷陷入狂欢,直呼未来已至,还得是“马神”,还得是特斯拉;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说这就叫创新,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又落后了,还有人担心“生死都被车掌控”,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最近,关于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的话题又炸了。

特斯拉官方称之为“载入史册”的一天,拥有一辆特斯拉汽车就是拥有了一张跃入未来生活的入场券;科技博主们纷纷陷入狂欢,直呼未来已至,还得是“马神”,还得是特斯拉;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说这就叫创新,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又落后了,还有人担心“生死都被车掌控”,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有人找社长讨论这个话题,个人觉得没什么可说的。除了马斯克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外,特斯拉展示的东西并不多。

(1)只是没有方向盘的萝卜快跑?

个人看来,刨去外观表现的形式和一些所谓的新奇功能,Cybercab与萝卜快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社长是全程看了发布会的,这场发布会先是推迟了快一个小时,然后整个直播也是黑灯瞎火看得不太清。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Cybercab的外形确实是很吸睛的,车门是剪刀门,整个造型算是典型的CyberTruck风格,机甲风外加封闭式轮毂,确实是满满的未来感。尤其是结合比Model 3还低的价格预期,不得不说算是“王炸”。

新车是两座设计,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踏板,也没有刹车踏板。依然是典型的特斯拉风格,整个內舱空无一物。这个也是很多科技博主鼓吹的点,说国外才会做技术革新,国内只会迎合大众,做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个结论我不敢苟同,方向盘和踏板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本就是传递操控的信号呀。萝卜快跑虽然有方向盘和踏板,但那只是因为车是通过普通车型“改装”的,并不工作。实际上前排是不让进的,也可以看作是一款“三座车”。

怎么没人说萝卜快跑改变未来?关键萝卜快跑已经实打实跑在路上了,目前已经接了700多万单(截至7月底的数据)。而特斯拉Cybercab量产遥遥无期,怎么就先进了?

还有感慨Cybercab的智能,说是剪刀门既可以通过屏幕控制,也能与安全带联动,在扣上安全带的瞬间会自动关门。这又是什么了不起的科技?不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信号控制吗?

说实话,反正我看发布会之前,期待的是马斯克讲怎样实现无人驾驶,那些痛点是如何克服的,包括技术上和法规上,很可惜完全没看到,因此个人很难认可这场发布会究竟有多震撼。

(2)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有人说Cybercab有两个对手,一是谷歌旗下的Waymo,二是国内的萝卜快跑。Waymo我没体验过,不过萝卜快跑我是坐过很多次的,个人觉得局限性依然非常大。

在萝卜快跑运行最多的武汉,市民们亲切称之为“芍萝卜” 。这里面既有调侃,其实某种程度也是一种肯定。

萝卜快跑的问题,就是太遵守交通规则了。在武汉这样一个横冲直撞超车的主儿遍地的城市,萝卜快跑完全是“格格不入”,不仅高架上经常“不紧不慢”,也从来不会去加塞别人。甚至很多人要变道,看到一辆萝卜快跑简直是“眼前一亮”,因为知道“芍萝卜”绝对会让行。

虽然通勤速度不佳,但以个人的体验来看,这并非萝卜快跑的最大问题。毕竟慢点就慢点嘛,坐车而已,又不用自己去操心那些超车、加塞的事,安全是第一位的。何况无人驾驶价格还便宜,还不用跟司机“礼貌”。

萝卜快跑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它既不像网约车,也不像出租车。它无法招手即停,也无法停到下单的地点,只能停在指定地点。

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我们通过手机下单,定位经常也是不准的,而是所定的位置不一定能开进来。如果是人类司机,会打电话询问,在哪个地方接人方便,但无人驾驶汽车怎么沟通这事?所以下单的人一定要对地图熟悉,还要准确找到萝卜快跑的停车点,与其说是出租车,不如说是只能坐三个人的公交车。

手机地图能做到百分百准确吗?做不到吧。那在路况复杂的地方,比如几米隔一条街道的繁杂市区,或者像重庆那样的3D城市,无人驾驶就会很难找到人,人也很难找到无人驾驶汽车。

特斯拉Cybercab可以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吗?我看也是很悬的。说实话,搞个概念车很容易,量产也不难。但真要做到马斯克说的那样,送完用户就去跑出租赚钱,先不说普通人能不能办理相应的营运执照,风险如何避免,比如用户完全无法控制车辆走向,不知道会拉去哪里。这些方面如何规范,可能比技术本身更难。

(3)马斯克的魔法究竟是什么?

最近几年,马斯克在国内彻底封神了,他提了太多超前的想法。比如说要进军手机行业,实现终身免费上网;比如说“终极圆柱体”4680电池,要彻底颠覆动力电池行业;再比如说超级皮卡Cybertruck,纯视觉的智能驾驶等,这些概念都是非常超前的。

马斯克的言论经常让我想起一位“故人”,没错就是现在仍然在美国艰苦创业的贾跃亭,他在巅峰期也有很多的粉丝。贾跃亭早早提出要做互联网生态,提到新能源汽车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可惜的是执行力有限,最终只获得了一个“骗子”的名头。

这方面马斯克也是专家,他非常尊重第一性原理,而且解释总是入木三分。比如提到纯视觉的智能驾驶,马斯克的说法是,人也是通过两个眼睛感知路况的,理论上摄像头也能做到,只要AI能像人一样思考,那智能驾驶就能实现,何必用激光雷达呢?比如提到端对端,从一端输入感知信号,另一端输出控制信号,不就是完美的闭环吗?

包括这次的电梯员比喻也很动人,电梯曾经是稀罕物,还真要电梯员才行。包括现在一些大医院,因为人流量太大,也依然有这一职位。汽车曾经也很稀罕,但如今早已不再稀罕,为什么汽车就不能没有司机呢?

说实话,我很佩服马斯克的洞察力,但我更看重的是产品。网上关于FSD的吹捧再多,我的看法依然是实测的表现偏少,少有的几段视频不加速根本没法看。而且美国的路况与国内千差万别,引进也遥遥无期,没必要给予太高的评价,强行“独一档”。

4680电池说了这么多年,国内的Model 3、Model Y,装的还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包括很多人说的独一档的电耗控制,如果采用类似的低风阻设计,偏硬的调校,强制动能回收,国产车也不会差太多。实际上现在新出的乐道L60、智界R7这些车,电耗已经与Model Y的水平一致。

像Cybercab这样细节严重缺失的产品,并且量产遥遥无期,个人觉得还是要谨慎看待。

写在最后

在Cybercab的发布会上,马斯克放下豪言,说特斯拉的股价会突破30万亿美元,相当于10多个苹果公司,100多个丰田,确实是豪气干云。

但我想说的是,发布会开完后,特斯拉股价暴跌到了7000亿美元以内。相比2021年巅峰期的1.2亿美元,已经跌去了40%多。2021年发生了什么呢?这一年特斯拉高歌猛进,三电技术备受认可,并且在销量增长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降价,因为“成本降低了”,对于国产车的优势简直是无限大。

随后特斯拉抛弃了这条路线,因为在销量增长的情况下降价,确实太反人性了。如同柯达、诺基亚们转型难一样,谁愿意主动放弃自己的优势?只是这样一来,特斯拉的依仗就只剩下“马斯克的魔法”了。只是不知道这次的Cybercab,会走到哪一步呢?

原创文章,作者:合车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sled.com.cn/wenda/i42728.html

(0)
合车社的头像合车社
上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

批车 创业 日常 汽车笔记 干货 盖宁 优尔达 美集居 瓦屋山 力量软件 微卡 闯闯 虹视 丹桂 创客 菲儿城市 发布 车务 特斯普 亿车 云南车 点金网 宽猫 有目标 花苗 陪她 微问 中南 TITI 品牌站 茶悦 公关 只懂 新空间 乖乖 陪陪 讯讯 稳赢 求知 车网